孤僻、骄纵、低能?独生子女说,我们才不是这种操作

本文已影响2.35W人 

我有一个朋友,问老师,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

老师说:能看出来,是非常典型的、独生子女家庭出来的孩子。

批评得很含蓄,但也足够让父母担心:

——独生子女真的毛病多吗?

对独生子女的批评,似乎从没停过。

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能独立

独生子女自私任性、骄纵专横

有妈妈说,自己最近受到的恐吓是,如果你不生二胎,你的独生子女就会有各种毛病。但观察我们周围的孩子,独生和非独生之间,似乎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那么到底独生子女人格特质怎么样?能力成就又如何?其实相关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独生子女这个话题。

01独生子女真的性格差吗?

孤僻、骄纵、低能?独生子女说,我们才不是这种操作

独生子女们最容易被抨击的地方,就是性格。比如不合群、不善交往、自我中心。

想象一下,没有兄弟姐妹的童年,只能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对着布娃娃说话,和假想出来的好朋友过家家。很多妈妈说,仅仅是想到这一幕,都会心酸。

经常活在自己的世界,似乎更容易发展出孤僻的性格。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也就丧失了很多锻炼社会交往技巧的机会。

更大的问题则是,一个孩子六个人宠,宠得无法无天,太容易让独生子女产生一种地球围着自己转的错觉啦。

不愿意分享糖果、为了滑滑梯和别的小朋友大打出手、躺在商场玩具柜台前撒泼打滚……使尽招数仍然搞不定“熊孩子”的时候,会不会飘过这样一个念头:家里多出几个孩子,你们还会这么熊吗?

如果观察代际变化,越来越“自我”、越来越个人主义,的确是一种趋势。联想到中国过去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就倾向于把自私自利的标签贴到独生子女身上了。

但是,心理学家们通过持续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性格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

国内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某些个性特征上并无明显差别(如合群性、人际关系、助人等),甚至独生子女在某些特征上还表现出优势。

在国外,社会对独生子女的评价也包括情绪不稳定、冷漠无情、有敌意、顽固傲慢等,相对而言,他们认为非独生子女性格直率、合群、利他、快乐自由。但测试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和非独生子女并无二致,兄弟姐妹对人格特质的影响并不显著。

所以,如果家里有熊孩子,试图通过生二胎来改变老大们性格的父母,趁早断了这个念想吧。熊不熊,和是不是独生子女关系不大。

关于不合群这一点,研究人员们发现,这并不是因为独生子女们缺乏社交技能,而是一种个人偏好。

人家就愿意独处啊。孤独不会让独生子女们感到不安,能够安然享受独处,反倒成为独生子女的一项优势。

当然,并不是说独生子女们就是天使宝宝。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独生子女的内部性格差异很大,比如有没有入托入园、比如成长环境和性别差异。农村的独生男孩,任性、依赖、怯懦等不良品质更为严重。

02独生子女能力差吗?

关于独生子女的批评,还来源于对“垮掉一代”的恐惧。

看,你们小时候被追着在花园里喂饭,七八岁了不会穿衣穿鞋,二十几岁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我们印象中,独生子女们的生活能力是很差的,长大了也难成大事!

即使独生子女们在学业和认知上表现突出,我们也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群高分低能、被宠坏了的小主。

但我们换个角度想,独生子女们在生活上得到周密照顾的同时,其实也享受着更优质的资源啊。他们不需要争夺父母的关注,某种程度上,这让独生子女们更加自信。

同时,独生子女承担着一个家庭的所有期望,而且他们只能把父母作为学习榜样,所以从小就容易产生完美主义倾向,拥有更高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用优秀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的强弱,和学业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用大俗话说就是,独生子女更容易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

也许正因为以上这些原因,让独生子女们在认知方面占据着优势。他们在学校中的成绩更为优异,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追求完美、高成就动机、自信等性格特质,在多子女家庭的老大身上也经常出现。一些研究人员给独生子女起了个形象的名字—— “超级老大”(Super Firstborns)。

我们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其实物质资源、动机、榜样对成才也很重要,独生子女们,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

03当独生子女的感觉糟糕吗?

孤僻、骄纵、低能?独生子女说,我们才不是这种操作 第2张

一些妈妈说,之所以生二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独生子女太孤单,弟弟妹妹是最好的陪伴。

又有人会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有很多独生子女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并不觉得一个人玩是一种孤独的、值得被可怜的状态。她们自得其乐,认为不被打扰的独处非常珍贵。

有人很庆幸自己的父母没有多生一个,即使长大后要独自面对赡养老人的重担。

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并不认同社会上的刻板印象。通过人格自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评价和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当然,也有人从小就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成年后坚定加入二胎阵营。

仔细观察我们对童年的体验,表面上看有没有兄弟姐妹似乎是个很重要的点,但真正影响体验的,其实并不在于是否是独生子女,而是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

或者换个方式问,作为一个非独生子女,感觉很好吗?

显然,不同的家庭,完全不一样。

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糟糕的兄弟姐妹相处体验,或者父母不公平的对待方式,坚持只生一个好。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体验了温暖的手足情谊后,得到了成长的力量。

04什么在影响我们的成长体验?

家庭影响人的一生。

美剧《This is us》里面,同胞妹妹和哥哥感情至深,甚至依靠哥哥完成前半生的身份认同,哥哥Kevin和领养来的Randall始终不合但最终和解,维系手足情的灵魂人物,是他们共同的父亲。

孤僻、骄纵、低能?独生子女说,我们才不是这种操作 第3张

有一些报告会告诉我们,出生顺序影响人格特质,但家庭教养方式,比家庭结构更加重要。

没有完美的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都有利有弊。只要父母教养方式没问题,是不是独生子女就不是关键问题了。

之所以对独生子女产生这么多刻板偏见,部分原因可能是我们把孩子发展阶段的特定问题,当做独生子女的特有毛病。比如,学龄前的孩子认知发展不成熟,本来就非常“自我中心”,但独生子女却常被用来当背锅侠。更多情况是,明明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却把问题归咎为孩子是独生子女。

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是每个家庭的自由意愿。也愿每个家庭,都能在摒除偏见后,抵达最真实的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