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幸福是想起家人,心就暖暖的!

本文已影响5.32K人 

家庭教育往往会对一个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的幸福会给孩子更好的安全感,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培养了三个斯坦福大学高材生的母亲是怎么说的吧!

家庭教育往往会对一个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的幸福会给孩子更好的安全感,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培养了三个斯坦福大学高材生的母亲是怎么说的吧!

走红于1970年代的香港歌手陈美龄,除了是歌手、作家、演讲家,拥有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学历,也是抗癌斗士。多重身分中,最让她骄傲的是“母亲”,她认为,3个儿子“教”会她当更好的母亲。她出版新书《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史丹福》谈的并非如何鞭策孩子进入名校,更多的是当父母的觉醒、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需求,让他们长出适当的能力。

《家长绝对不能做的10件事》

数个月前,教养教育圈疯传youtube一个影片叫《家长绝对不能做的10件事》,内容是一位61岁、气质温婉、带有香港口音的母亲陈美龄,分享教养秘诀。影片观看次数高达11万,有人问:这位“陈美龄”是谁呢?

陈美龄是14岁就出道,1970年代曾红遍港、台、东南亚,与邓丽君齐名的香港歌手,同时她也是作家、演说家跟斯坦福教育学博士,但她认为,最让她骄傲的身份是3个儿子的“母亲”。

陈美龄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妈妈”,不但她自己是美国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她同时把自己3个孩子全送进斯坦福念书,目前老三还在读大三。她出了一本《50个教育法,我把3个儿子送入了史丹福》,里头讲的不是教儿子怎么考试、如何看功课,反而是家长要觉悟的教养心态、希望儿子拥有的15种力量、培养好学态度以及跟青春期孩子应对的方法等。陈美龄说,怎么当妈妈这件事,比起去念教育学博士,3个儿子反而教了她更多。

30年前日本版“挺身而进”

一切要从1986年在日本发生的“美龄论争”说起。陈美龄14岁在香港出道后,17岁到日本发展,随后她与日籍先生结婚,于1986年生下大儿子和平,因为她喂母奶,家里离东京电视台又有两小时的车程,在节目编导同意下她带着儿子一起去电视台上班,却意外引发争议,有人同意,但更有保守人士挑战:“带小孩上班,会给人麻烦”、“对孩子也不好”、“结了婚,生了孩子,就该守妇道”、“又想生孩子,又想追求事业,太贪心了!”她甚至出席国会,希望社会多理解兼职妈妈的困难,更要在公众场合多接受小朋友的存在。1988年“美龄论争”得到日本新流行语大赏的大众赏,美国《时代杂志》也报导此事,没想到,意外开启了陈美龄就读斯坦福大学的渊源。

最好的幸福是想起家人,心就暖暖的!

当时陈美龄并不是执意挑战保守的日本社会,也不懂性别平等,单纯出自一个工作妈妈想同时照顾好孩子的心。后来一位斯坦福大学女权经济学教授建议她到斯坦福念书,这个论争就不会停留在一个艺人遭受攻击的程度,而可能有机会改善下一代妇女的整体处境。几度犹豫下,陈美龄抱着两岁的大儿子前往美国读书,并在就学期间生下二儿子升平。

孩子是哲学家,别小看他们

陈美龄回忆,有次在“道德研究课”上,教授问:“什么样才叫做理想的家庭?”她以为只要有父母、兄弟姐妹就是了,教授要她回家想想明日再谈。

陈美龄很头痛,因为回家也没人可以聊,只有3岁的大儿子。洗澡时她问:“和平啊,什么样才是最好的家庭呢?”儿子只顾着把手上的小鸭鸭推来推去,根本没回答。睡觉之前和平忽然说:“妈妈,我想到了,最好的家庭就是,当你想起家里的人的时候,(手指着陈美龄的心)这里就暖暖的。”提到这句,陈美龄鼻头就红了。

“我以为他没在听,没想到他一直在思考。小孩是philosopher(哲学家),这个答案真好,我想不出来啊,所以千万别小看他们!”陈美龄说。

在斯坦福修课结束,陈美龄回到日本,白天忙演艺工作、晚上等孩子睡了就继续回书房写论文。论文反复的修改很磨人,有一晚,升平拉了被子不作声的爬到书桌下,抱着妈妈的脚就睡着了。陈美龄惭愧极了,原来小孩睡着以后也会想妈妈,她干脆在书房铺上榻榻米,让孩子跟她睡在一起。有次先生跑进书房骂:“你要学位还是要命?”她感到孤立无援,只好咬着牙根继续拼,那时她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学位,而是赶快写好论文、精神得以解脱。

那时的陈美龄不但是当歌手、主持节目、到大学演讲教书,更是一个博士生、一个妈妈,这么多重身份难道不会辛苦到想放弃吗?陈美龄说:“我觉得小孩更可怜,偏偏出生到这个家,妈妈刚好在念博士,好倒霉啊!我自己不可怜,因为是我自己选的嘛!”

在两个儿子上小学前,陈美龄经常带着两小出门工作,除非是到外地出差,早上她也跟一般妈妈一样,早起做早餐、盒饭,晚上最晚7点一定回家,陪孩子一起入睡。陈美龄珍惜小孩在身边的每一刻,不跟朋友喝茶、也不逛街购物,角色切换的哲学是:“如果我当时在照顾小孩,就会把唱歌表演当成是‘我个人的生活’;如果我当时在工作,就会把做妈妈当成‘一种享受’。”

不剥夺孩子爱你的机会

2007年,陈美龄发现自己得了乳癌,刚好也是二儿子升平考大学的一年,两个孩子都想回日本,在妈妈动手术时陪在身边,但因为陈美龄考虑升平的期中考很重要,只答应大儿子回来。没想到,升平太过担心妈妈竟然在重要考试交了白卷。谈到此,陈美龄懊悔不已,她难受的不是可能影响到升平入学成绩,而是“我做错了,我以为只要妈妈爱小孩就好了,不是的,小孩也需要爱妈妈,要给他们机会去爱你!”说着说着,她鼻头又红了。

男孩子个性难免比较皮,陈美龄却从未体罚过三兄弟,因为孩子犯错时,妈妈的“说道理功”更厉害。大儿子小学低年级时,因汉字测验考不好,骗妈妈说考卷还没发,结果陈美龄却在书包找到一张皱巴巴的70分考卷。问老大为何说谎?他答:“因为我考得不好。”这句话让陈美龄的心被戳了一下,因为她“爱儿子没有任何条件”的心,没有传达到儿子心中。

后来陈美龄认真跟儿子解释,无论他是怎样的小孩,妈妈都喜欢,没必要隐藏自己。说了第一个谎、势必要说更多的谎,她不希望母子关系越来越远……这么一解释,抱一抱、哭一哭再继续说,竟然说了整整8小时。三兄弟知道妈妈的说道理功超强大,被说一次就没敢再挑战,“老大8小时,老二6小时,老三5小时,三兄弟笑说,哥哥永远是最惨的,因为妈妈一开始还不会!”陈美龄自嘲。

陈美龄跟三兄弟零距离,是从孩子还很小,她每天主动跟小孩分享妈妈行程的美好成果,“当妈妈都已经说了很多很多,小孩就比较不好意思只说‘没什么’!”在他们9岁起,陈美龄就会经常为他们打“青春期预防针”,提早告诉他们青春期会因为荷尔蒙导致身心变化,“当你感到焦躁不耐烦,并不是自己的错,也不是爸妈害的、兄弟害的,不是同学、老师害的,是荷尔蒙的错,等一阵子荷尔蒙过去,就好了。”

→家长一定要做的3件事

除了“家长不能做的10件事”,陈美龄也给现代爸妈几个“家长一定要做的3件事”建议,就是教孩子阅读、煮菜、多带到户外玩。阅读是孩子自学的起点,到户外玩可以开启孩子的观察力、感受力,而带孩子煮菜可以让他们从小接触“数学的概念”,菜一共买了多少钱,要做蛋糕需要几克的面粉,烤箱设定几度、几分钟,也让他们接触营养的概念,一辈子懂得照顾健康。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